上周六,BBC中文放出来一段长达51分钟的杜琪峰专访,杜大导演虽然近70的年纪在镜头面前依旧言语犀利,直言“如今的香港没有灵魂”、“政府对人民没有信心”等等惊人之语。果不其然,学啥都不行但是偏偏喜欢学朝鲜的《大公报》迫不及待的跳出来批了他一顿,说“杜琪峰既然你能接受bbc的采访就已经是言论自由了”。《大公报》的文章转载到微博上,4个图挂了3个。
杜琪峰先生未来的境遇如何,我不清楚,反正他现在电影是带拍不拍好几年了。而且他这个论点从2019年之后也不是第一次说了,去年釜山电影节周润发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简单说了一下类似的感受。
不过香港电影是否还有希望复兴,我倒是想从我个人的角度分析一下。
首先我先说“复兴”的定义是什么?个人觉得“复兴”指的是香港电影的制作市场能重返90~93年的从业人口数,同时不仅香港本地市场票房飘红而且能在国际也有高的票房收入。这样既有质量高的电影,大家又都有钱赚才是真复兴,只有金字塔尖的人吃的饱,那叫个屁复兴。
说明了定义,再说我个人的结论:香港电影不会死,但是也肯定好不到哪里去,未来大概率是“整体行业不死不活,偶有佳作”。
以前欧洲、东南亚尤其台湾是香港电影真金白银的付费市场,最重要的是他们作为客户不挑题材,香港拍什么他们要什么。下到三级上到文艺,从武打到搞笑。王晶自己回忆起来都说“那段时间,赶工很夸张,很多电影都没有剧本,立项的时候除了主演和电影名,其他的啥都不知道”。正是因为有这样不挑的金主,香港电影上了风口,成龙自己也说过“当时的电影赚钱甚至黑道都要参合一脚”。就连当时还没确立自己风格的杜琪峰自己在90~94这5年,导演了12部作品监制3部,可见当时影片市场需求之大。
当然香港也清楚自己金主爸爸的喜好,所以他们以前的很多电影里也夹杂有批评大陆的成分以满足台湾和欧洲市场。比如周润发的《赌神2》,一直到现在在大陆都是禁片。
但是随着后来台湾金主的萎靡和金融危机以及97香港回归,香港不得不面临金主从台湾转移到大陆的情况。但是大陆在2004年之前把香港电影是当外国电影看待的,无论引入量还是拍片都跟大陆电影有区别。2004年香港大陆打开了CEPA,表面上对电影放开了很多制作的限制,同时也可以30%的票房收入归香港方(原来是15%左右,但是制作上相比较严格)。但是这个CEPA明眼人都知道对香港电影最大的功劳就是“底下小公司纷纷死光,但是总体又死不透,金字塔尖的依旧还能吃”。
之前香港的电影有自己的审查制度,那个制度相对来说比较宽,主要是根据色情、社会议题和血腥来分级的,后来不晓得什么时候,大约是06年,国内的日本动画断崖消失,香港的僵尸片、泡妞片、赌博片、监狱片也一下子被打的见不得光。香港片又要专门为大陆拍一个单独的结局,或者删掉某个片段。像03年的《大只佬》等知名的例子不说,《十月围城》里,反派胡军的手下建议“暗杀不了孙中山我们可以杀孙母”,被胡军骂了一顿,说“我们是兵不是匪”。原本这个台词是体现让胡军这个人物的原则性的,但是在大陆版这个片段被删除掉了。
除了题材一下子被打扁,香港电影还是延续90年代的“请大陆成名影星参演,来扩大大陆市场”的方法。记得CEPA签了不久,备受期待的《无间道3》开拍,拍完后当时骂声一片。陈道明更是用“我觉得我就是狗皮膏药”、“我的出现可能是大陆市场的标签”来表示对自己被强塞进来的不满。
那个时候其实不止陈道明,很多大陆明星都表示了对香港电影的水土不服。不过香港那时候还能靠twins、陈冠希等英皇明星来撑场,再加上后来的周杰伦(《头文字D》)延续自己的寿命,那段时间CEPA初期试水,对香港电影其实没啥实质帮助。到了08年,年度港产电影52部,09年更惨仅有49部,2010年54部,可以说一年比一年烂。
香港电影开始正式进入“小公司饿死,家大业大的能掏得出明星出场费的还算温饱”的时代。
小公司为啥会死光?最重要的是不适应大陆的文化审核制度,那些喜欢拍边缘人的、同性恋的、LGBT的、记录疫情的、记录2019的就可以靠边站了。而且没有审查不能拿到国外参展和售卖,所以香港必须只能靠拍出来大陆肯定会买的片子才能活下去,不然一切就是在烧投资人的钱。
08年是一个坎儿,不少的香港导演看清了大势,开始求变,主动北上去纳投名状。这里面有拍马屁拍的不成功的,比如邱礼涛导演的《竞雄女侠 秋瑾》,原本以为可以给辛亥革命100周年献礼,结果被秋瑾的后人直接告到总理和外交部长去了,整个拍摄的过程其实更应该被拍成电影。
而投名状纳的好的香港导演就能拿到了不少主旋律的影片执镜资格,比如林超贤先生拿到了《红海行动》。活生生的把这个片拍成了另一个《变形金刚》,2个多小时下来文戏不超过20分钟,看完后一句台词没记住,就记得林超贤先生把所有撞一起能发声响的东西都撞了一遍,在春节档这么特殊的档期拿了30多亿,美滋滋。
现在回头看这就是更大成本的流水线现代武侠片,整个流程就跟香港曾经的动作片流程一样:恶人出场作恶打破太平生活–》身手不凡正面人物出场–》经过小挫折、某某牺牲–》一场大决战、收工回家。说它是现在武侠片也是抬举它了,没啥侠气。
不少香港导演摸清了在大陆拍商业片的套路,那就是“家国情怀+功夫特技”,或者“廉政公署整治腐败”再或者就是“在英国人统治下当二等公民的悲惨过往”,不靠剧本细节而是纯靠特技或者情怀来卖票,反正这么玩绝对能签出去,再搭配上主流报纸媒体就盯着金字塔尖的成绩开始宣传这一切是“多么多么的好,多么多么的炸裂”,一年又一年的过,观众们各个看成傻子还不自知。
当然林超贤先生自己也是被逼无奈,他当初拍《湄公河行动》的时候,据说剧本被N多部门改了M回,这个涉及侦查细节不可以拍、那个涉及犯罪细节不能拍。改的他自己都受不了了,后来就只能在血腥上加点猛料,来刺激观众眼球。没办法一切都是为了过审而且赚回票房,毕竟手下人也要吃饭供房供车。
香港电影衰败至今,有诸多的原因,有人才原因有经济原因,而文化审查肯定是一个因素之一。曾经几万人就业的香港电影市场据说只剩下了几千人,当年人满为患的摄影棚如今空空如也,院线把快30年的老片拿出来重映再收割一波情怀韭菜。2010年后香港的流行音乐和流行文化也进入了低谷期,香港品牌开始衰败、香港明星开始青黄不接。早于2019年,香港就已经不再是“机会满地的艺术中心”,以前香港是大家挤破头而来,大量非香港人能在这里创出一片天,比如马来西亚的杨紫琼、美国出生的吴彦祖、天津人林雪、哈尔滨人赵文卓、北京人刘洵先生、重庆人张晋。至于台湾人那就更多了:林青霞、舒淇、应采儿、林熙蕾、王祖贤、吴倩莲等等。现在的香港,我看委员们简直不要太多。
正如杜导演说的,现在的香港的确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香港,原汁原味的香港故事已经是当地中老年人口中的传说。本身艺术家作品就是戴着脚镣跳舞的,现在又有短视频和电子游戏等同样杀时间的业余活动来挤压电影时间。面对好的港片大家且看且珍惜吧。
参考资料:
2009年香港电影总结:本土电影明星缺失 https://ent.sina.cn/film/2009-12-28/detail-iavxeafr7776042.d.html?from=wap
香港电影,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086808
梁鹏飞漫谈回归20年香港电影变迁:融入内地共创华语电影辉煌 https://www.guancha.cn/LiangPengFei/2017_07_03_416175.shtml
1995-2017:历年香港电影公司本土票房累计大PK https://www.douban.com/note/732087158/?_i=0877206mSYoyTt
香港电影是如何衰弱的?从殖民时代到合拍片的电影审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app=desktop&v=SYlA8JNgR2s
合拍片的困境 https://ent.sina.com.cn/m/2007-06-11/ba1591953.shtml
港片北上16年:香港影人奋进往事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ODEzNjM4OQ==&mid=2652105739&idx=2&sn=65b0c83f0b8c61d9ef91785c93e034c1&chksm=f3b1c8a1c4c641b7d693bd1c9ef3b83d103a9f2b2b24f2787a8528b76b137511b47c4b347ef4&scene=27
杜琪峰导演电影票房数据总汇 https://m.163.com/dy/article/H5IGE20T05527MBG.html?spss=adap_pc
港片已死?票房惨淡倒退12年! https://news.qq.com/rain/a/20240827A086RM00?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suid=&media_id=
無涯:杜琪峯的電影世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E411R7J9/?vd_source=5fc229d37e0f67862fcd1c8359f81da6